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学 > 正文

恒生指数创3年来新高,阿里三季度净利润暴增点燃科技股行情

  • 文学
  • 2025-02-24 09:08:03
  • 3

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实习生 梁秋梦 香港报道

恒生指数创3年来新高,阿里三季度净利润暴增点燃科技股行情

  上周(2月17日-2月21日),港股三大指数继续维持上涨态势。

  截至上周五收盘,恒生指数报23477.92点,周内上涨3.79%,这是继2022年3月之后再次来到23000点。恒生科技指数报5859.3点,上涨6.02%,国企指数报8666.72点,上涨4.02%。

  在DeepSeek的热度逐渐消退后,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一众科技股标的开启了高位震荡,正当投资者们犹豫要不要“落袋为安”时,阿里巴巴、哔哩哔哩超预期的财报再次激活了市场对港股科技股的信心。

  加上DeepSeek等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,一众外资机构开始重新评估中国资产。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今年有望上涨14%至75点。华泰证券提出了对标美股七巨头的中国科技股“七巨头”(M7)概念。

  本周南下资金继续大笔加仓,其中2月17日,南向港股通资金全天成交额超过2000亿港元,达2006.71亿港元,创出2025年以来新高,为史上第三高,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2802.82亿港元,以及2024年9月30日的2087.09亿港元。

 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港股正迎来估值修复的重要机遇。他指出,全球资本市场正在发生巨变,美股估值泡沫风险加大,资金开始流出并转向新兴市场,其中A股和港股作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,吸引力显著增强。这波资金流入趋势将推动港股市场持续走强。此外,杨德龙强调,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,例如DeepSeek的出现,消除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发展受限的担忧。

  凯基证券亚洲投资部主管温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尽管港股短线积累了相当大的升幅,存在调整的压力,但考虑到目前市场的热烈气氛和充沛的流动性,这一波升势尚未见顶。

  温杰进一步分析称,与美国科技股相比,香港科技股的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。这一点也为后市提供了上升的空间和可能性。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板块的动向,把握市场机会。

  阿里巴巴三季度净利润暴增239% 

  阿里巴巴近日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财报。数据显示,公司该季度收入达2801.54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7.6%;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89.45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239%,远超市场预期。此前,综合三家券商的预测,市场普遍预计阿里巴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50%至176%之间。

  强劲的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经营利润的大幅提升。财报显示,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增长83%,达到412亿元。

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,阿里巴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10.66亿元,符合市场预期。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.8%至548.53亿元,略高于市场预期中位数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阿里巴巴在第三季度持续优化资产负债表,包括出售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的投资,并以13亿美元回购了1.19亿股普通股。截至2024年底,阿里巴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185.17亿股。

  在强劲业绩增长和AI浪潮的推动下,2月21日阿里巴巴港股大涨,阿里系个股表现活跃。截至收盘,港股阿里巴巴涨14.56%,阿里影业涨7.41%,阿里健康涨4.86%。

  此次阿里系股价大涨,也带动了港股整体科技股板块的上行,小米、快手等科技股均有不俗表现。

  高盛发表报告称,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从114港元上调至156港元,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高盛表示,看好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的复苏,云计算业务的增长潜力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。

  B站Q4扭亏为盈,全年营收近270亿

  2月20日,视频社区平台哔哩哔哩(BILI.US;09626.HK)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。财报显示,B站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268.3亿元,同比增长19%;第四季度营收77.3亿元,同比增长22%,并实现季度全面盈利,Non-GAAP净利润4.5亿元,GAAP净利润近8900万元,超出市场预期。受此利好消息提振,B站港股股价次日应声大涨超10%。

  哔哩哔哩CEO陈睿将盈利归功于对优质内容的长期坚持,认为这是社区生态繁荣和商业收入增长的源动力。数据显示,四季度B站日活用户达1.03亿,月活用户达3.40亿,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长至99分钟,用户黏性持续提升,为商业化变现奠定基础。

  分业务来看,四季度增值服务、广告、游戏和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分别贡献了40%、31%、23%和6%的收入。其中,广告业务收入23.9亿元,同比增长24%;游戏业务收入18.0亿元,同比增长79%,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势头。高毛利业务的快速增长推动毛利润同比大增68%,毛利率连续10个季度环比提升至36.1%。

  全年来看,广告业务收入81.9亿元,同比增长28%;游戏业务收入56.1亿元,同比增长40%;增值服务业务收入110亿元,持续作为B站的核心收入支柱。

  B站的盈利,也与其持续的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策略密不可分。财报显示,2024年B站实现了超60亿元正向运营现金流,并完成了约8.6亿美元可转债及股票回购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B站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、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165亿元人民币,财务状况稳健。

  汽车之家控股股东易主

  2月20日晚间,汽车之家发布公告,宣布了两项重磅消息:控股股东变更及CEO更替。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将以约18亿美元收购中国平安旗下云辰资本持有的汽车之家41.91%股份,成为新的控股股东;同时,原CEO吴涛辞职,杨嵩接任。

  此次交易完成后,卡泰驰控股将持有汽车之家约41.91%的股份,成为控股股东。云辰资本将不再是公司大股东,但平安产险仍将通过云辰资本间接持有汽车之家剩余股份,继续作为主要股东之一。

  海尔集团表示,汽车之家将成为其汽车产业生态的关键枢纽,在海尔和平安产险的共同支持下继续发展现有业务。海尔集团近年来积极布局汽车产业链,打造了汽车生态品牌卡泰驰,提供从汽车个性化定制、交易到智慧用电等全生命周期场景解决方案。此次收购汽车之家,将进一步完善海尔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布局,加速卡泰驰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。

  与此同时,汽车之家宣布了管理层变动。吴涛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职务,杨嵩接任。杨嵩拥有超过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,于2021年10月加入汽车之家,此前担任高级副总裁,负责主机厂、新零售、二手车和天天拍车等业务。此次任命,意味着汽车之家将进一步加强其在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和运营。

  此外,汽车之家同日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。财报显示,2024年第四季度,公司实现总营收17.8亿元,同比下降6.7%;归属于汽车之家的净利润为3.21亿元,同比下降28.3%。2024年全年,公司实现总营收70.40亿元,同比微降2%;归属于汽车之家的净利润为16.81亿元,较上年同期的19.35亿元有所下降。

  此次控股股东变更和CEO更替,正值汽车之家业绩承压之际。海尔系的入主和新CEO的到来,将为汽车之家带来哪些新的变化,是否能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,值得市场关注。

  

有话要说...